法律上孤寡的定义(孤寡是指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孤寡老人的法律定义是什么?有子女但从来没有联系可以算是孤寡老人吗?双...

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无子女或子女常年不在身边,没人照顾的人,年纪超过60周岁,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独居一处、丧偶的一位老人,有儿子给付生活费,由附近女儿照顾生活起居。这样的老人不算是孤寡老人。

孤寡老人是指没有配偶或丧偶的,年纪超过60周岁,且没有法定抚养人和赡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如果孤寡老人还符合没有收入的条件,在农村可以作为五保户供养,在城市就作为三无人员。

这样的老人不算是孤寡老人, 如果孤寡老人还符合没有收入的条件,在农村可以作为五保户供养,在城市就作为三无人员。国家对经济困难的孤寡老人给予基本生活、医疗、居住或者其他救助。

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无子女,没人照顾,年纪超过60周岁,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而独居、丧偶的一位老人,且有儿子给付生活费,由女儿照顾生活起居。这样的老人不算是孤寡老人。

孤寡老人的定义是什么

1、孤寡老人指的就是无配偶,无子女,没人照顾,年纪超过60周岁,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如果符合没有收入的条件,还可以作为五保户或三无人员。孤寡老人是社会生活中的边缘群体,面临着身体状况,心理问题,物质困难,医疗状况等问题。

2、孤老人员怎么认定孤老人员的认定如下:(1)无配偶,无子女,没人照顾的人,年纪超过60周岁,丧失劳动能力的人;(2)而独居一处、丧偶的一位老人,有儿子给付生活费,由附近女儿照顾生活起居。

3、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无子女,没人照顾的人,年纪超过60周岁,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4、孤老的定义是怎么样的 1,孤寡老人:是指没有配偶或丧偶的、且没有法定抚养人和赡养人的老人。

5、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无子女,没人照顾的人,年纪超过60周岁, 丧失劳动能力 的人。 国家对孤寡老人的政策: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供养或者救助。

6、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无子女,没人照顾,年纪超过60周岁,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而独居、丧偶的老人,有儿子给付生活费,由女儿照顾生活起居。这样的老人不算是孤寡老人。

孤老人员怎么认定

1、孤老人员怎么认定:所谓“孤寡”的定义是一人, 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无子女,没人照顾的人,年纪超过60周岁,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而独居一处、丧偶的一位老人,有儿子给付生活费,由附近女儿照顾生活起居。

2、孤老人员的认定是由社会保障部门根据一定的政策和标准进行的。通常情况下,认定孤老人员需要满足年龄达到一定标准,通常是60岁以上;没有子女或者子女无力照顾;没有配偶或者配偶无力照顾;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或者经济来源非常有限。

3、法律分析:孤老人员怎么认定:所谓“孤寡”的定义是一人, 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无子女,没人照顾的人,年纪超过60周岁,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而独居一处、丧偶的一位老人,有儿子给付生活费,由附近女儿照顾生活起居。

孤寡老人死后财产归谁

法律主观:孤寡老人去世的,遗产不一定由其侄子继承。孤寡老人可以自己订立遗嘱,将遗产赠送给他人,也可以与他人签订遗赠抚养协议,这个时候侄子都不能按照法定继承来继承遗产。

其遗产权归国家的所有;如果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归集体所有;如果是个体劳动者,原则上也收归国有。

综上所述,没有子女继承遗产的孤寡老人,房产在其去世后应由老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门或者村民委员会担任遗产管理人,用于公益事业,归国家所有。

孤寡老人去世后遗产的分配问题是有遗嘱的执行老人立的遗嘱,或者老人跟别人签的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执行遗赠扶养协议。

法律分析:对无人继承的遗产,如果死者生前是国家机关、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或者无业城镇居民,其遗产权归国家的所有;如果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归集体所有;如果是个体劳动者,原则上也收归国有。

请问法律定义的孤寡老人

孤寡老人的定义 所谓“孤寡”的定义是一人。 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无子女或子女常年不在身边,没人照顾的人,年纪超过60周岁,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法律主观:孤寡老人的法律保护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一条 国家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基本生活、医疗、居住或者其他救助。

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无子女,没人照顾的人,年纪超过60周岁, 丧失劳动能力 的人。 国家对孤寡老人的政策: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供养或者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