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未成年隐私权相关法律
- 2、专门保护未成年人法律的名称
- 3、未成年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 4、保护未成年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隐私权相关法律
1、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隐私权包括以下权利:,(一)个人生活自由权,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干预、破坏或支配。
2、法律主观: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应负的法律责任是: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未成年人信件,侵犯未成年人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法律主观:侵犯他人隐私的处理办法有: 协商处理,当事人可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 报警处理,可由公安机关给予侵权人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的治安处罚。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未成年人是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人格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荣誉权等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5、法律主观:具体判刑需要看案情,有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行为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当 承担刑事责任 。
6、法律主观:保护隐私权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专门保护未成年人法律的名称
1、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专门保护未成年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4、是未成年人享有的受教育权利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9月4日通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部对未成年人的各项合法权利进行专门保护的法律。
未成年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1、孩子隐私权的法律规定是不得泄露、公开、刺探、侵扰等侵害孩子或者公民的个人信息,并且对其进行保护。其基本特征包括了隐私隐瞒权、隐私利用权、隐私维护权、隐私支配权。隐私权的基本特征包括了以下四种情形:隐私隐瞒权。
2、法律主观: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3、侵犯未成年隐私权的法律规定如下:如果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到侵犯,受害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侵害人的民事责任,如要求赔礼道歉、恢复名誉、请求侵权损害赔偿等。
4、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法律规定:《宪法》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民法典等法律的规定,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可以对债权人进行治安处罚。
保护未成年法律有哪些
1、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2、我国制定的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有《宪法》、《刑法》、《义务教育法》、《民法典》等。且前述的《民法典》中明确规定,父母应当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4、另外,我国还特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专门法律专门保护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