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商标的法律问题(商标有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有关商标转让的法律限制有哪些?

1、注册商标权转让的限制:用于两种类似商品的商标,不得单独转让。商标注册中指定该商标可用于两种以上的商品时,如果它们属于非类似商品,可以对每种商品的商标单独转让,但如果它们属于类似商品则应全部转让。

2、联合商标不得单独转让。联合商标是指协议商标的所有人在经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一系列商标。它们具有相似的标记特征。如果转让一个商标,就会出现两个商标在同一商品上使用了相似商标的问题,这将导致消费者不知道商品的来源。

3、商标权转让的法律规定 第四十二条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4、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应当在限定的期限内转让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注册的同一商标或者近似商标。未办妥有关转让手续的,商标局通知其限期改正。国有企业认为变更后的商标为放弃转让注册商标的申请。

5、商标权转让有以下限制条件:用于两种类似商品的商标,不得单独转让。商标注册中指定该商标可用于两种以上的商品时,如果它们属于非类似商品,可以对每种商品的商标单独转让,但如果它们属于类似商品则应全部转让。

6、同时对于一些限制性的商标,转让时也会有规定,比如用于两种类似商品的商标不能单独转让;联合商标不能分割转让;属于共同所有的商标未经其他人同意的不能转让;已经许可他人的商标不能随意转让。

民法典关于商标的规定

在诉讼时效内,商标侵权责任可以追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民法典规定商标侵权可以起诉的时间是三年。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明确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民法典对知识产权的规定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即为知识产权。

法律主观:民法典中关于知识产权的规定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民法典侵犯商标权要求过错责任。侵犯商标权本身的构成要件就包括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侵权人需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才能免除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有相关的规定。

商标法关于商标侵权的处罚规定

对商标标识侵权的处罚是:责令停止侵权。①责令立即停止销售;②没收、销毁侵权商品;③没收、销毁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处以罚款。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

商标法关于商标侵权的处罚规定: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申请注册,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能处违法经营额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能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有责令停止侵权的规定;责令立即停止销售;没收、销毁侵权商品;没收、销毁生产侵权商品和伪造注册商标专用工具。应处以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