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劳动法规定工资发放时间最迟几号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月支付劳动者工资,并且工资支付日不得迟于本月最后一天。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还对企业发放工资的形式、时间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企业应当严格遵守。
法律主观:《劳动法》没有规定工资发放具体日期,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每个月支付一次,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加付赔偿金。
没有规定最迟是几号发工资,规定的是从考勤的截止日期开始不能超过31天的时间,也就是两次发薪的间隔不得超过一个发薪的周期。用人单位应按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且每月至少支付一次。
国家规定工资发放时间是月底或者下一个月的15号之前。国家规定工资发放时间是月底或者下一个月的15号之前,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最迟可以晚30天发放。 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经与本单位工会协商一致,可以延期在一个月内支付劳动者工资。
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都会约定每个月工资发放的时间,除非遇到周末或者节假日,一般用人单位都是要在规定时间按时发放工资的,不按时发工资是违法的。
公司晚几天发放工资合法吗
1、不算违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2、法律主观:公司工资晚发几天不违反《劳动法》,但晚发30天构成拖欠工资的,违法。公司拖欠工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3、推迟工资发放是违法。单位拖欠员工工资三十天发放,是否违法是需看是否属于恶意拖欠。如果单位营业困难,或者是其他非单位原因可以拖欠员工工资的是可以根据地方法律规定最多延迟三十天发放工资的。
工资晚发不能超过几天
1、工资延迟发放最迟不得超过30天,一般推迟超过三十天发放工资为违法。非全日制用工即临时工(小时工)每个工资支付周期不得超过15天,具体支付时间由双方协商确定,没有按时支付的即为拖欠。
2、法律分析:不得超过30天。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全日制用工的,工资每月用货币支付一次。具体每月支付时间由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中规定,没有按时支付的即为拖欠。
3、工资延迟发放最迟不得超过30天。如果用人单位确实遇到困难,经报当地劳动部门批准,可以延迟30天发放工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延迟发放不得超过多少天
最迟可以晚30天发放。如果用人单位确实遇到困难,经报当地劳动部门批准,可以延迟30天发放工资。
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是在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不足等原因,暂时无法按时给员工支付工资,经与本单位所有员工协商一致,可以延期在一月内支付劳动者工资。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劳动者工资。如果企业确实困难,经报当地劳动部门批准,可以延迟发放30天。
工资延迟发放最迟不得超过30天。非全日制用工即临时工(小时工)每个工资支付周期不得超过15天,具体支付时间由双方协商确定,没有按时支付的即为拖欠。如果用人单位确实遇到困难,经报当地劳动部门批准,可以延迟30天发放工资。
到了发薪日公司晚了几天算违法了
1、工资晚发多久算拖欠? 工资晚发30天算拖欠,要求拖欠工资的方式如下; (一)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三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
2、既然属于劳动合同的约定,且只延迟几天(合理会计结算期),不属于违法行为,不算违反法律规定。
3、用人单位应依法按月发放工资,如果约定了发薪日比如每月15日,那3月份的工资在4月15日发放是合法的,在5月份发放就是拖欠工资,是违法的。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
4、合同明文规定有发薪日,晚发一段时间没关系。只要不超过一个月,在法律上是不违法的。如果超过了一个月,可以向劳动局举报。
5、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有一项是发薪日,一般企业会按照这个日期发工资。每个公司工资发放都有自己的流程,人力资源、财务、总经理三方签字才可以发放。有的时候是因为签字时间的拖延,晚发一两天非常正常。
6、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拖欠工资全称是无故拖欠工资,即单位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情形而不按期或者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