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执行监督的法律依据
- 2、检察机关的监督范围
- 3、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能
执行监督的法律依据
1、法律依据:《关于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人民法院依法接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
2、法律主观:执行监督 立案 程序: 人民法院的立案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执行案件,应在七日内审查立案,并移送执行机构;对不符合条件的执行案件,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3、人民法院依法接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
检察机关的监督范围
1、人民检察院的监督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刑事诉讼环节的监督: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法院等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办案行为进行监督,包括对侦查活动、起诉决定、审判程序等方面的监督。
2、目前中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主要包括:(1)对审判机关活动的监督;(2)对侦查机关及其活动的监督;(3)对刑罚执行机关及司法行政活动的监督;(4)对其他行政活动的监督;(5)对自身的监督。
3、法律分析:检察监督内容包括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监督,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强制措施的监督以及对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监督。检察监督是检察机关以国家的名义。
4、检察监督是检察机关以国家的名义,为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检察监督权。
5、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并及时将采纳纠正意见、检察建议的情况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抗诉、纠正意见、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及其程序,依照法律有关规定。
6、法律主观:检察院当然可以监督法院。检察院作为检察机关,享有法律监督权,对法院、公安机关实施法律监督。若检察机关认为法院判决有错误,或程序存在瑕疵,可以提出检察建议或提起抗诉。
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能
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国家检察机关,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刑事犯罪、侵害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不当执行职务等进行检察监督。人民检察院行使本法规定的法律监督职权,可以进行调查核实,并依法提出抗诉、纠正意见、检察建议。
检察院是负责法律监督和公诉职责的国家机关,其主要任务包括对刑事犯罪案件进行审查、提起公诉,保护人民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监督职能是对各种生效的刑事判决和裁定的执行情况和监狱等执行机关的活动进行监督,以及对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是否正确等行为实行监督。
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负责刑事案件的批准逮捕、公诉、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和预防,以及对刑事、民事案件和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如抗诉、侦查监督、执行监督等。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同时也是公诉案件的审查起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