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低保的法律依据(骗取低保金属于什么行为)

本文目录一览:

骗取低保户追究法律责任吗

1、刑事处罚: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如骗取低保数额较大,或者骗取低保的手段、方式构成犯罪,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面临刑事处罚,如拘留、有期徒刑等。

2、骗低保情节严重涉嫌诈骗罪,后果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低保是指因重度残疾或疾病丧失劳动力家庭,住房或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

3、法律主观:低保户取消一般是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最终审批决定的,低保是实行县、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或单位三级负责制,当其低保人员不符合享受低保的条件时,最终由县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审批取消。

4、有。根据查询骗取低保相关资料显示,转移财产骗取低保被转移的人有责任。如果构成诈骗罪,有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5、对骗低保的人目前还没有哪个法律明确对他们如何处罚,有些地方出台的低保办法里虽然说了要罚款,但执行起来很困难。因为低保办法是民政部门出台的,但民政部门没有罚款权。但对帮助他骗保的工作人员,会追究他们的责任的。

6、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还会启动法律程序,会同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骗领低保行为人在采取各种欺骗手段获得资格的过程中,直接体现出了其在主观方面以非法占有公共财产为目的的直接故意,完全符合诈骗罪的主观犯罪构成要件。

低保诈骗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骗低保情节严重涉嫌诈骗罪,后果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低保是指因重度残疾或疾病丧失劳动力家庭,住房或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

2、该项罪名最新规定如下:骗低保严重的属于诈骗,按诈骗罪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3、诈骗罪立案处罚:根据查询华律网信息显示,行为人诈骗低保三千元以上的,以诈骗罪立案处罚。

4、骗取低保情节严重的,则构成诈骗罪。具体如下: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当中规定的内容可以得知,行为人骗取低保的行为其实是属于诈骗行为。

骗取低保的立案标准

骗取低保与普通诈骗案件的立案标准一致,所以骗取低保的立案标准是:个人诈骗公私财产2000元以上的,属于大额;个人诈骗公私财产3万元以上的,属于巨额;个人诈骗公私财产20万元以上的,诈骗金额特别大。

诈骗罪立案处罚:根据查询华律网信息显示,行为人诈骗低保三千元以上的,以诈骗罪立案处罚。

骗取低保与普通诈骗案立案标准一致,因此骗取低保的立案标准是: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骗取低保的立案标准如下: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