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行政强制措施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 2、行政强制法的解释
- 3、行政责任是什么?
行政强制措施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具体而言,行政强制的原则包括:法定原则、适当原则、救济原则等。不得滥用原则:是指行政强制的实施不得滥用。
行政强制措施有哪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九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有以下五条: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的基本原则包括:比例原则、平衡原则、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行政强制法定原则、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以及救济原则。若违反行政强制行为违反上述原则,则极有可能为违法行政行为。
行政强制法的解释
1、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执法机关为实现行政目的,对管理相对人的财产、身体及自由等予以强制采取的措施。《行政强制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2、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3、行政强制措施直接关系到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不能任由行政执法人员随意作出,必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也就是一般需要由行政机关作出书面的决定,这是我国行政强制措施和国外即时强制的主要区别。
行政责任是什么?
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合法性、合规性、及时性、有效性、质量性等方面负有的责任和义务。
行政责任,是指犯有一般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主要有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方式。
法律分析: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依法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是行政违法(包括部分不当)所引起的法律后果。行政责任的特征是:(1)其主体是行政法主体。包括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