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国家公职人员收受贿赂如何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收受贿赂的,构成犯罪的情况下,按受贿罪给予处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纪律处分。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国家公职人员犯罪主要有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五种。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是什么规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降低岗位等级处分的,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降低一个以上岗位等级聘用,按照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有关规定确定其工资待遇;在受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于受处分后所聘岗位等级的岗位,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基本合格及以上等次。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 第三条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犯有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贿赂罪,已经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以及被依法免予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的,给予撤职直至开除处分。
第八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撤职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行贿受贿法律相关规定是怎样的呢
贪污贿赂罪有哪些法律规定根据刑法第八章关于贪污受贿罪的规定 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法律主观:对行贿的行为人,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行贿多少钱构成行贿罪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就会构成行贿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索贿是受贿人以公开或暗示的方法,主动向行贿人索取贿赂,有的甚至是公然以要挟的方式,迫使当事人行贿。鉴于索贿情况突出,主观恶性更严重,情节更恶劣,社会危害性相对于收受贿赂更为严重。
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
1、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法律主观:《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量刑标准有所调整。基础刑由五年变为三年,新增“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量刑规定。
3、注:(11)—(15),(17)—(24)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4、这事要分三种情况区别对待,不是都构成受贿罪,也不是都不构成受贿罪。案发前退还财物的三种情形。
5、依照行贿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根据2016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的规定,对本罪适用并处罚金的,应当在10万元以上犯罪数额2倍以下判处。
我国对于受贿行贿有什么具体的法律规定?
对单位行贿罪,是指个人或者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
贿赂量刑标准是行贿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3万元,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我国贪污受贿罪立案标准是什么的具体规定。
受贿罪的量刑标准如下:受贿罪是以受贿数额和受贿情节为标准,从而具体确定行为人应当接受的刑罚。
法律主观: 我国 刑法 第三百八十九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是 行贿罪 。”谋取不正当利益,是行贿罪的重要构成要件,正确把握什么是不正当利益,是判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行贿罪的关键。
法律分析:受贿罪的金额立案标准是: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达到受贿罪的立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