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民法典关于承诺的规定
- 2、怎么承诺有法律效力
- 3、单方面承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民法典关于承诺的规定
1、民法典关于承诺的规定:承诺应当具备的条件为需要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在有效期限内作出,并且内容要与要约保持一致。其法律后果为,生效时合同即成立,生效的地点也就是合同成立的地点等。
2、法律主观:承诺书具 有法律效力 。承诺书一般是指一方对另一方承诺为或者不为某一行为的意思表示,必须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自承诺书到达对方时生效。
3、民法典中的诚信原则,是指所有民事主体在从事任何民事活动,包括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时,都应该要秉持诚实、善意,不诈不欺,言行一致,信守诺言。
4、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七十条 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承揽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复制、测试、检验等工作。
怎么承诺有法律效力
法律主观:承诺有法律效力,但还需满足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规定、主体适格等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受法律保护。
婚内承诺书,承诺内容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风俗的,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主观:承诺书 只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即具有法律效力: 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承诺书的内容应当是当事人内心真实意思的表达,不能被强迫或者威胁或者利诱、欺骗等。 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保证书即承诺书,具有合同性质的法律效力。只要是相对方真实意思的表示,没有强加或胁迫,不违反法律规定即是有效的合同书或承诺书,至少可以起到证明力的作用。
单方面承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1、法律主观:单方面的承诺不能构成合同,只有经过对方当事人的承认之后,其承诺才相当于合同,具有 合同的法律效力 。如果对方当事人没有对该承诺内容予以认可的,承诺属于单方面的意思表示。
2、因为这个行为是对第三人有益的,而且是承诺人自愿做出的承诺,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就有效,但是承诺书中不得规定第三人的责任义务,不然,第三人没有同意的,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3、承诺书本身也是协议的一种,但一般属于单方承诺,当然单方承诺并不意味着没有效力,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仍然具有效力。
4、总而言之,承诺书有无法律效力主要依据承诺书是否具备以上三个条件。当然,在实践中,只有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表达,且没有违反法律相关规定和没有侵犯他人利益的承诺书才算有效,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