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撤诉的法律后果(行政撤诉怎么走流程)

本文目录一览:

撤案了还会有行政处罚吗

1、法律主观:法院对 行政处罚 争议进行 立案 后,如果原告不出庭的,可以作撤诉处理。 原告申请撤诉的,能否撤案由法院进行裁定。

2、如果行政案件已经作出处罚决定,应当先行 撤销行政处罚 ,再转为刑事案件办理。对符合《 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一条规定的 刑事拘留条件 的,可以对 犯罪嫌疑人 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3、法律分析:不是的,撤案不代表结案。撤案只是说明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但一般会承担行政处罚。

4、可以不撤销案件,继续侦查。 撤销案件后,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停止侦查活动,并解除相关的侦查措施和强制措施。 撤销案件后,又发现新的事实或者证据,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安机关应当重新立案侦查。

5、如果不构成刑事案件,或者是刑事自诉案件,警方是允许撤案的。但如果构成刑事案件,且是公诉案件则报案人申请撤案的,警方也不会撤销案,依然会对案件进行立案审查;并移送审查起诉,追究嫌疑人刑事责任。

行政诉讼能撤诉吗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过程中,在下列二种情形下,人民法院可以按撤诉处理,原告或者上诉人未按规定的期限预交案件受理费,又不提出缓交、减交、免交申请,或者提出申请未获批准的,按自动撤诉处理。

行政诉讼案件可以撤诉吗 行政诉讼可以撤诉的,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可以申请撤诉,是否准许由法院裁定。

法律主观:行政诉讼的原告可以进行撤诉,但要经过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撤诉处理。

原告撤诉的利弊

法律主观:除非原被告双方和好,否则原告撤诉对原告没任何好处。

撤诉是原告的主动行为,在起诉过程中主动撤诉不代表官司输了并且会返还一半诉讼费用。而驳回起诉是原告败诉后法院驳回的,这时原告已输了官司并且讼诉费全部付给法院。

撤诉本身只能引起本次诉讼的终结,并不能消灭诉权。所以,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撤诉后再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当事人撤诉或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当事人以同意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原告撤诉后果:法院裁定准许撤诉或按撤诉处理,都会直接引起终结诉讼程序的法律后果;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原告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诉讼费用由原告或上诉人负担。

法律主观:其一,无论是原告申请撤诉得到法院裁定准予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其直接的法律后果都是导致 诉讼 程序的终结。 其二,人民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撤诉后,原告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原告撤诉的情形,对被告是友好的,其不需要到人民法院进行开庭审理,如果被告是公司的话,不会影响其公司的声誉信用;对于个人而言,也不会有案底。

撤诉后的证据还有法律效力吗

不会,反诉是针对本诉原稿剔除的,诉讼请求与本诉诉讼请求有关联的一个独立的诉。也就是说,本诉与反诉是相互独立的,只不过在一起审而已。所以,本诉原告撤诉不会影响反诉,法院应该继续审理反诉并作出判决。

撤诉案件的法庭陈述是可以作为证据的,这些都是有证人作证的,所以可以作为证据。

借条起诉后撤诉了借条仍然有效。借条是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的证据,只要借款人在还款期限内进行还款,或者双方达成还款协议,那么借条就会产生法律效力,与是否撤诉无关。